冷比雪霜甘比蜜
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不仅是位文学巨匠,也是个烹饪高手,有一天他邀请两位好友到家中坐客,问道:“你们想吃什么菜呀?”其中一人说:“做个‘身体白又胖,常在泥中藏,浑身是蜂窝,生熟均可尝’吧!”曹雪芹点头说好,不一会儿,曹雪芹端出一盘晶莹剔透的菜肴。来人连连称是,并率先夹上一片入口品尝,称味道不错。你知道曹雪芹的朋友点的是什么菜吗?其实就是人们常吃的“糖醋藕片”。
莲藕是一种非常好的药食两用的佳品。秋天天气变得干燥,根据“燥则润之”的原则,应以养阴清热、润燥止渴、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。莲藕,经历了春夏两季的沉淀,到了秋天收获,最为肥美,绝对是当令滋补佳品。俗话说:“荷莲一身宝,秋藕最补人。”
莲藕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已被历代养生和医药专家所推崇。相传宋孝宗喜食螃蟹,有一次过量吃蟹引起胃肠不适,腹泻不止,御医以为热痢多次用药无效,后有药店老板诊断为冷痢,用鲜藕节捣烂取汁热酒调服,不日即愈,皇帝为此大悦,特赏赐捣药金杵。唐代诗人韩愈就曾在一首《古风》中吟诵:“太华峰头玉井莲,开花十丈藕如船。冷比雪霜甘比蜜,一片入口沉疴痊。”莲藕的药用价值可见一斑。
据测定,莲藕含有淀粉、蛋白质、维生素C和B1以及钙、磷、铁等无机盐,藕肉易于消化,适宜老少滋补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称藕为“灵根”,味甘,性寒,无毒,视为祛瘀生津之良药。
现代研究证实,鲜藕中的维生素C及多酚类物质,可以提高免疫力,延缓衰老;富含的铜、铁、钾、锌、镁和锰等微量元素、蛋白质、维生素等成分,有明显的补益气血的作用,尤其莲藕含铁量较高,因此缺铁性贫血者最适宜吃藕;莲藕含的B族维生素,特别是其中的维生素B6,有助于减少烦躁、改善血液循环、缓解头痛和减轻压力,能改善心情,降低心脏病危险;所含的膳食纤维及黏蛋白,能控制体重,有助降低血糖、三酸甘油脂和胆固醇水平,促进肠蠕动,预防便祕及痔疮;鲜藕汁也可用来缓解咳嗽、黄痰、气喘和气管发炎等问题;鲜藕性寒,多用于凉血止血,如鼻血、咳血、痰中带血者,可用鲜藕与鲜白茅根水或生侧柏叶煎服,尤其藕节中含有单宁酸、维生素K,能收缩血管,止血作用更强;将莲藕生食或捣汁和酒服,能破血化瘀,消肿解毒,古籍说:“藕汁,能消瘀血不散。”是止血而不留瘀的食疗佳品。
莲藕既可生食,又可熟用,功效各异。食用莲藕要选对品种,常用的食用藕分为红花藕、白花藕和麻花藕三种。红花藕形瘦长,外皮褐黄色、粗糙,含淀粉多,水分少,糯而不脆嫩,适合煲汤;白花藕肥大,外表细嫩光滑,呈银白色,肉质脆嫩多汁,甜味浓郁,生食最佳;麻花藕呈粉红色,外表粗糙,淀粉多,熟食为宜。
生食:能清热生津、凉血止血、解渴除烦、散瘀止呕。
治肺结核出血、产后出血、鼻流血:取鲜藕榨汁,每日早晚各服半杯。
治热病烦渴不止:生藕捣绞取汁,加蜂蜜适量,搅匀,分次服。治上焦痰热、口干咳嗽:藕汁、梨汁各半杯,和匀服用。
治胃热而胃气不和,恶心呕吐,口渴口干:取鲜藕90克,生姜10克,榨取汁液,一日分3次服用。
治鼻衄、牙出血、咯血:取鲜藕1000克,鲜梨1个,生荸荠500克,生甘蔗500克,鲜生地250克,同榨汁,每次服1小杯,每日3~4次。
治产后出血:取鲜藕榨汁,每次服2匙,日服3次。
治感冒咽喉疼痛:用藕汁加1/3蛋清搅匀漱口。
治晨起时痰中带血丝及晚上声音嘶哑:将莲藕洗净榨汁,每次服1小杯,每日2~3次。
熟用:莲藕制熟后,性由凉转微温,能补益五脏、健脾开胃、养血补虚、止泻固精。
用于脾胃虚弱,或阴虚血少及诸失血证:取莲藕适量,切成块,加水适量,小火煨炖至烂熟,饮汤食藕,能补益脾胃,调养阴血。
治妇女白带:取藕汁半碗,加红鸡冠花3朵,水煎,调红糖服,每日服2次。
治痔疮、肛裂:鲜藕500克,僵蚕7个,红糖120克,水煎,连汤服下,连服1周。
治急性肠胃炎:用鲜嫩藕1500克,捣烂取汁,分2次用沸水冲服。
消除口腔炎症:将切细的莲藕加水熬汤,每日漱口5~6次。
调节血压、改善末梢血液循环、促进新陈代谢,防止皮肤粗糙:将莲藕20克洗净、去皮,切成细片在开水中烫一下,然后与粳米1杯、莲子20克同煮粥,待稍凉后加食盐少许食用。
防暑解暑:取鲜藕250克,洗净切片,加糖适量,煎汤代茶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