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葵可凉拌、热炒、油炸、炖食,做色拉、汤菜等,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荚,又分绿色和红色两种,特点是脆嫩多汁,滑润不腻,香味独特。近年来,在日本、台湾、香港及西方国家已成为热门畅销蔬菜。
秋葵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维他命A和B群、钙、磷、铁等,以及含有锌和硒等微量元素,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一定帮助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葵的药用价值吧!
★ 秋葵
秋葵,为锦葵科植物咖啡黄葵的根、叶、花或种子。
【性味归经】
味淡,性寒
【功效作用】
具有利咽,通淋,下乳,调经之功效。常用于咽喉肿痛,小便淋涩,产后乳汁稀少,月经不调。
【相关配伍】
1、治咽喉热痛:秋葵花、辛夷花(包)各6-9g,薄荷3g,水煎服。
2、治热淋涩痛:秋葵根、白茅根、车前草各10-15g,水煎服。(1-2方出自《新编中草药图谱及经典配方2》)
【加工炮制】
根于11月到第2年2月前挖取,抖去泥土,晒干或炕干。叶于9-10月采收,晒干。花于6-8月采摘,晒干。种子于9-10月果成熟时采摘,脱粒,晒干。
★ 黄秋葵根
黄秋葵根,为锦葵科植物刚毛黄秋葵的根。
【性味归经】
①《贵州草药》:苦,平。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苦,寒。
【功效作用】
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。主治水肿,尿路感染。
【临床应用】
1、治水肿:桐麻根、水杨柳、水灯草根各三至五钱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2、治腹水:桐麻根、蜂蜜各一两,煨水服。泻水后,另用槲寄生五钱,煨水服,可防复发。(《贵州草药》)
3、治尿路感染,水肿:黄秋葵根三至五钱,煎服;或用干根粉,每次五分至一钱,开水吞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【加工炮制】
秋季采。洗净,切片晒干。
★ 黄秋葵叶
黄秋葵叶,为锦葵科植物刚毛黄秋葵的叶。
【性味归经】
味苦,性寒;归肾经
【功效作用】
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。主治疮疽,骨折,跌打损伤。
【加工炮制】
秋季采,洗净,切片晒干。
【相关论述】
1、《贵州草药》:消肿止痛,治疮疽。
2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治骨折,跌打损伤。
★ 注 意
1、脾胃虚寒者
秋葵性寒,脾胃虚寒者,如经常消化不良、拉肚子的人食用后会加重体内寒气,引起症状反复,故不建议多食。
2、肾结石及尿酸高者
秋葵中含有较多的草酸,食用后可能加重结石的形成,故不建议尿酸偏高及患有肾结石的人群食用。
3、过敏体质者
秋葵果实上有细小的绒毛,过敏体质者食用后可能引起红斑等过敏反应。